龍巖天氣_龍巖旅游_龍巖網

龍巖天氣_龍巖旅游_龍巖網

http://www.zesen-sh.com

菜單導航

看氣象服務如何護航早稻豐收

作者:?龍巖網 發布時間:?2022年08月05日 08:49:35

早稻蕃熟,喜看稻菽千重浪。7月13日,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堂下村的雙季早稻早播氣象適用技術示范田正式開鐮收割,比往年提前半個月。經測產,畝產達487.8公斤,結實率為85.7%,比往年畝產和今年非早播畝產增加100公斤以上。

截至7月31日,全國早稻收獲基本結束。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數據顯示,今年全國早稻面積穩定在7100萬畝以上。收獲背后,從一株秧苗到盈車嘉穗、穰穰滿家,都離不開精細化、智慧化氣象服務。

抓田管,搶收避險有妙招兒

早稻豐收的底氣,既來自“天時”——今年春耕春播時的好天氣,也來自“人和”——“三夏”期間科學看天“田管”得力。

“今年春播氣象條件對早稻生產總體有利,使得早稻前期順利播種,打下了不錯的基礎。”國家氣象中心生態和農業氣象室副主任李森指出,早稻生產后期經歷了重重“考驗”——5月至6月上中旬,江南、華南早稻產區大部多雨寡照;7月,臺風“暹芭”帶來的風雨造成部分地區早稻受淹倒伏;接踵而來的持續高溫天氣易造成早稻“高溫逼熟”,從而影響粒重。這對農戶田間管理而言,無一不是要過的“坎兒”。

面對復雜考驗,防范高溫熱害、因時因地抓好后期肥水管理、加強病蟲害監測預警等,成為農業氣象服務人員最掛念的事兒——

7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首次聯合農業農村廳發布早稻高溫熱害風險預警。在預警提示的中高風險區之一——“廣西第二大糧倉”南寧市賓陽縣,氣象為農專家聯盟成員積極開展針對性服務。縣農業農村部門專家林爵衛介紹,氣象臺的每一期高溫天氣服務信息都會在各鎮農業推廣人員工作群里發布,以指導農民抓住晴朗天氣收割水稻。

在浙江杭州,市氣象局、農業農村局聯合建立“杭州種糧大戶”微信群,以及包括農業氣象服務人員、農民、糧食農機服務合作社負責人等在內的“錢塘區糧食豐收群”,為早稻生產做好氣象保障。“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與中長期預測、水稻生育期氣象條件分析,我基本都會認真讀、仔細看,幫助很大!”錢塘區江東農場負責人孔萬春說。

廣東省氣候中心根據智能網格預報和國家級氣象部門下發的農業氣象網格指導產品,制作發布精細到縣級的水稻關鍵農事活動、病蟲害防治等農用天氣預報指導產品,通過省農業氣象服務系統每日發布精細到縣級的施肥、噴藥等農事活動指導產品。

“雙搶”的難度在于收早稻、種晚稻一環緊扣一環,早一天播種晚稻,產量就可能增加不少。因此,搶時間收早稻尤為重要。7月初,國家氣象中心首次發布南方雙季稻區“雙搶”氣象服務專報,關注早稻成熟收獲和晚稻育秧栽插的氣象條件。

7月2日臺風“暹芭”來襲前,海南島西部、南部地區仍有約20萬畝成熟早稻待收割。不過,三亞市崖州區城西村委會在3天前收到省氣象局發布的預警和提醒后,就立即組織機械化作業,收割機連夜開工,及時搶收成熟作物,保住了早稻田的收成。

“暹芭”登陸廣東,氣象為農服務志愿者前往廉江市寮鎮橫江坡村對早稻搶收進行科學指引。“村民利用提前掌握的一手氣象資料,科學高效搶收40余畝早稻,保住了今春收成。”村民楊才源說。

眼下,雙季晚稻栽插近八成,秧苗素質較好。氣象“糧”策將持續“發光發熱”,作為稻田的“養分”滋潤晚稻。

增產量,良技良法唱主角

7月7日,江西省金溪縣雙塘鎮老柴塘村種糧大戶黃建明駕駛著收割機在稻田穿梭,今年的收割期較往年提早一周。“種田還是要講科學,不能光靠感覺。”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年早稻提前播種和提前收割,晚稻的生長會更加充分,預計平均每畝能增收80元至100元。”

這已是黃建明連續7年采用早稻早播氣象適用技術。這套由江西省農業氣象中心和省農業農村廳聯合推廣的技術,不僅能幫助種植戶科學安排作業時間,避免因盲目早播造成出苗困難,降低早稻遭遇“倒春寒”“小滿寒”的風險,福建旅游,還能充分利用春季溫光資源,延長雙季稻生長期,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晚稻中熟、遲熟品種的種植比例,促進雙季稻增產提質。據省農業氣象中心副主任蔡哲介紹,今年江西早播早稻較正常播期提前7天到10天,預計每畝能增產25公斤至40公斤。

針對近期持續高溫天氣,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科學研究所綜合利用水稻分期播種試驗等科研業務成果,制定完善水稻高溫熱害指標,研發水稻高溫熱害預測預警精細化產品。同時,開發了水稻高溫熱害預警產品模塊,實現產品的自動和人工交互制作、災害比重自動統計及告警提示,為水稻高溫熱害防御和生產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早稻產量的增加,在于技術創新的突破,也在于科學管理天氣方法的巧用。如今,高效省力的氣象“新農具”正成為越來越多農民的新選擇。

熱門標簽
美女裸体让男人吃奶视频,在线黄色网,动漫美女被搞视频,一级黄色电影在线观看